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絕不妥協的思辨之旅:藍思博的《大哉問》


(原文刊載於《双河灣》雜誌2011年12月號)

愛讀詩的叛逆經濟學家

翻開《大哉問-常識為何會說謊?》的第一頁,你會發現英國哲學家懷德海(A. N. Whithead)和迷幻搖滾樂團「死之華」(The Grateful Dead)的引言,再翻開下一頁,又是一段英國詩人迪倫.托馬斯(Dylan Thomas, 民謠詩人巴布.迪倫的偶像)的話……


什麼?一個同時熱愛哲學、文學和搖滾樂的學者,居然是個經濟學家!?

沒錯!史帝文藍思博(Steven Landsberg)曾自嘲,自己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只讀詩,卻從不寫詩的人。這位莫名愛讀詩的經濟學家,正如同他所景仰的詩人們,從文法邏輯結構中叛逃,挑戰文字的生命力與其極限;他也從學術主流中隱遁,利用更銳利、另類的視角引發爭議,顛覆我們對經濟學的印象。


如果說著名的《蘋果橘子經濟學》是把怪誕加進經濟學裡,利用「震驚」的效果使經濟學通俗化,那麼,藍思博在1995年的經典作品《生命中的經濟遊戲》,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先驅。再加上後來的《反常識經濟學》和《大哉問》,可以構成他顛覆常識的「三部曲」。他的著作除了刺激讀者思考之外,其附加價值就是帶來無窮的閱讀樂趣,因為在閱讀過程中,你會發現作者的三項特質:博學、好辯和源源不絕的幽默感。

挑戰傳統道德哲學

新作《大哉問》中,藍思博不但繼續用挑釁、玩笑、又有深厚辯證基礎的方式,將經濟學帶入你的生活中;這回,他更野心蓬勃地端出物理、數學、哲學、宗教、知識等終極問題,舉凡宇宙的起源、上帝是否存在、信念的真偽、道德的困境等,都成為他筆下的「大哉問」。但作者從一開始,就不打算給出一個簡單又完美的標準答案,而是透過「大哉問」不斷叩問(或說挑釁好了)我們日常(被教育)的思考邏輯,檢驗我們自以為是的真理、常識和信念,是否真的萬無一失、堅不可破?我們的理論思考又是否真和我們的行為實踐符合一致?

拜邁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教授在哈佛大學熱門的「正義」課所賜,關於「道德問題」忽然成為大家爭相討論的話題。關於「是非對錯」的道德思辨正是《大哉問》中最令人驚豔的部份,藍思博說,道德哲學觀必須符合人類的道德本能,所以我們應該去觀察人們「做」了什麼,而不是他們「說」了什麼,如果高尚的道德觀無法被實踐,那它就不是我們在面對真正問題時,可以依據的道德判斷準則。

再如常見的「電車問題」(道德哲學)和「富人是否該多繳稅」(政策性問題),藍思博都能運用「失憶症原則」輕鬆解決。他說,「真正能夠值得信賴的道德判斷,是能夠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會遇到何種危難為前提,所做出的判斷」。在「電車問題」中,如果能以某種方法忘記自己是誰,你會知道你成為那五個人其中一員的機率,比成為那個倒楣落單者的機率大上五倍,因此,如不切換軌道開關或把替死鬼推出去,你的喪命機率會大上五倍,所以,你會贊成這麼做的。乍聽之下,這是個完全「利己」的動機,但是只要忘了自己是誰(而且認為我成為這當中任何一人的機率都相同時),這種「利己」就說明了「每個人的利益」。

面對這類複雜的道德問題時,他還有個引以為傲的「黃金道德準則」,就是「不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比你發現它的時候更糟糕,因此,不要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生產力的行為上」,據此原則,他為不該偷竊、不該亂丟垃圾等道德行為做出了另類的思考解答。他相信,這套準則在多數情況下,能帶領你做對的事。

心悅誠服接受辯輸的結果

有時,他會用經濟學原理得出一些荒誕的答案,然後用反諷、嬉鬧的態度,迫使你面對問題的精髓。由於我們太習慣接受既有的答案、也太相信被教導的真理,因此缺乏發問和置疑的勇氣。經過藍思博滔滔雄辯的洗禮,或許你已經被他說服,或許你還在霧裡看花,又或者你根本唾棄他,但他一點都不在乎,作為一個樂於思辨的學者,他不願躲在受歡迎的雜誌專欄背後寫字筆戰,他更寧願站出來接受大家公審、和大眾面對面辯論(確實,他近幾年出現在銀光幕和電台上不下200次)。

他給我們一個中肯的建言:「熱情地為自己的信念辯護;仔細傾聽對手,全力為自己加油直到失敗。那麼就算輸了,你也從中學到一些東西。」因此,我們沒有理由不看他的書,因為辯論就是學習的過程,他也會期待從你身上學到些什麼。

說到底,閱讀《大哉問》是需要一點門檻的,那倒不是要有什麼數學、物理、經濟學的底子,而是需要把心胸打開、把腦內的死結打開,它會幫助你在遇到鑽不透的問題時,提醒你或許可以試試另外一面。閱讀《大哉問》的症狀,或許是哈哈大笑、或許是面露不屑、或許是點頭如搗蒜、或許你已在心中和他爭個面紅耳赤,但無論如何,你就是無法忽視那股盤旋在你腦海裡的雜音,那種絕不妥協的思辨過程,就是你在面對問題時該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