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關於失敗者的故事?-《求愛馬拉松》



首先,不妨先說說《求愛馬拉松》(Run Fat boy Run)是如何吸引著我。這部
電影擁有堅強的卡司與令人期待的組合,導演是知名男星大衛史威瑪的銀幕執導處
女作,他同時也是青春偶像影集《六人行》的導演,男主角則是英國爆笑男星賽門
佩吉,如果看過《活人牲吃》(Shaun of the Dead)與《哈拉警探》(Hot Fuzz)
這兩部口碑絕佳的喜劇者鐵定對這位冷面笑星印象深刻。

這是一個關於失敗者的故事。

丹尼斯(賽門佩吉)是一個挺著啤酒肚的邋遢保全人員,在眾人眼中他既孬種又
沒毅力,甚至在五年前的婚禮上拋下懷孕多時的新娘烙跑,是個典型失敗人物,
但他也從不介意別人對他的看法,安然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被他拋棄的前
妻獨立撫養著孩子並與他保持朋友的關係,丹尼斯唯一的成就就是與離異的兒子
彼此相處融洽,然而直到前妻身邊出現了一位帥氣又多金的追求者偉特(長相酷
似英國搖滾詩人Morrissey)時,他才驚覺大事不妙。為了奪回妻子與兒子,他
決心參加最需要毅力的馬拉松大賽,一方面與偉特一較高下,另一方面藉此證明
自己有改變的決心。接下來,好友高登(與Pulp主唱Jarvis Cocker神似,我
真是個英搖迷啊!)與房東都成為他的健身教練,目標就是完成馬拉松大賽…

這是一個關於失敗者的敘事?

以「失敗者」作為主角的電影不少,尤其是喜劇類型,綜觀其發展,我會依其敘
事分為兩種,正巧也是廣義的「商業電影」與「獨立製作」之分:前者是「失敗
者轉變為英雄」,其簡單的公式為:「失敗人物→遭遇困境→突破困境→成為英雄」,這也是絕大多數喜劇電影的敘事模式,這樣的失敗者最終是要「成功」的,其中重要的關鍵便是在於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服膺,整部電影也就是呈現一個「主體化」的過程;後者則是「失敗者維持原貌」,這裡的失敗者最終還是他原有的樣子,而非眾人眼中該有的樣子,這也就是維持了作為「他者」的邊緣特性,藉以挑釁或顛覆大眾意識形態。

成功與失敗的定義通常取決於階級的品味,但由於電影的觀眾通常是都市中的中
產階級,因此中產階級對於成功的概念便形成一股「主流意識形態」的力量。

電影中丹尼斯作為一名失敗者,遭遇的困境便是前妻的變心、情敵的挑戰和自我
性格的革除,這三者被導演簡單地放入「馬拉松」的框架中,在主流的價值觀中,
馬拉松是結合了個人毅力與公益事業的象徵,因此克服馬拉松的障礙成為他的首
要目標。在導演誇張的喜劇手法下,丹尼斯也因為被絆跌倒受傷而苦撐完全程
(即便是跑到半夜),理所當然地成為全國矚目的英雄。導演小心翼翼地處理,
揭發作為成功中產階級的偉特的偽善面具,但是最後丹尼斯除了贏回嬌妻,成為
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外,自己也轉變成煥然一新的面貌,他的改變依舊臣服在主流
意識形態之下,因而使得《求愛馬拉松》成為一部討好大眾的通俗喜劇(基於票房
與大眾品味,這正是「肥男一定要變瘦、醜女一定要變正」的道理,嘆~)。

相對而言,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描寫「失敗者」的家庭喜劇《小太陽的願望》(Little Miss Sunshine),一整個家庭的「失敗者」被迫相聚一車,完成一段公路旅行。在這段爆笑的過程中,沒有人被改變,取而代之的是相互理解與尊重,那些所謂的「失敗」都是對他人而言。最後的選美大會上,小女兒以純真的年齡與心態大跳爺爺教導的俗艷舞蹈,家人們並未因此為恥而阻止她,反而為了保護她跳上去跟著扭動,這是感人的一幕,並且徹底地挑釁了中產階級的品味。因此成為一部兼具內容與娛樂的上乘喜劇。

《求愛馬拉松》在英國狂賣成為三週票房冠軍,料想是因為導演與演員在彼地擁
有較高的知名度與口碑,說真的看過賽門佩吉主演的《活人牲吃》與《哈拉警探》
後,肯定會對其電影充滿信心。可惜《求愛馬拉松》在劇情上缺乏創意,笑點也
乏善可陳,或許國內代理片商深知本島影迷早已熟悉這種喜劇的通俗敘事,因此
驚鴻一瞥匆匆下檔,也免得太多人花冤枉錢。










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人性底層的衝突-《黑暗騎士》



平均一年要看約莫130部以上的電影(當然包括戲院、影展、電視、DVD等
各種形式),其中商業娛樂片大約只佔兩成,我並不排斥那些好萊塢式的商業電
影,只是作為純粹商品的電影,同時販賣的是明星魅力、公式化的情節架構、雷
同的拍攝手法與陳腐的意識形態,偶爾放鬆讓時間過的飛快可以,但是通常消費
過後三天內就會徹底忘記一切內容,因此大多還是讓我提不起勁。克里斯多福.
諾蘭執導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雖說是今年最強檔的娛樂電影之
一,但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猶記得上一部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娛樂片是三年前
的《蝙蝠俠:開戰時刻》,而這次《黑暗騎士》已經遠遠地超越前作。如此至高
的評價我必須先聲明,我完全不是一個英雄漫畫迷。

《開戰時刻》開始,克里斯多福就致力於突破蝙蝠俠系列的既定類型,這個新
系列蝙蝠俠的目的是讓蝙蝠俠不再「只是」英雄,而是富於人性與黑暗面,他有
黑暗消沉的一面也有自我的懷疑與否定,他更接近於人但是卻更加地孤獨,顛覆
了英雄類型電影(當然並非完全地),這回《黑暗騎士》更進一步地,從宣傳海
報中拿掉任何「蝙蝠俠」的黃金招牌字樣就可見其決心。電影中那些該有的甚至
超越的聲光畫面爆破音效與不可思議的頂尖科技全無遺露,而緊湊的情節、科學
的邏輯和目不暇給的武打動作更是精采絕倫,還有一些高難度的運鏡技術雖知道
是用金錢堆出來的,但是完全不會覺得浮誇或非必要。這些形式技術上的躍進與
突破在好萊塢工業的燒錢模式下成長,我們可以不必過份歌頌,但是我們可以驚
嘆於情節內容改良上的屢見創新與深具內涵。


──以下含劇情──


《黑暗騎士》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主流意識形態,質疑了法律、正義與人性。
蝙蝠俠因為有一個黑暗的童年而懷抱偉大的目的(其實也是有向所有壞人復仇的
心理,因此他並非完美的)──打擊犯罪──而誕生,消滅壞人的情操固然清高,
但是他的思想卻是有盲點的,他認為全世界的壞人都是為了利益而犯案,那是因
為他正是坐擁億萬的超級富翁,所以完全無法理解真正罪犯犯案的千萬種動機。
因此這樣出來挑戰他思想的就是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有人說:「希斯萊傑
完全沒有演技可言,因為他完全融入角色了。」如此溢美的讚語,我會舉雙手雙
腳贊同,他的神經質演技讓你在看電影時,只曉得銀幕上那位小丑可能是由一個
叫「希斯萊傑」的人所演之外,你絕對聯想不到他那原本俊俏的臉龐。

認為小丑不只是單純的邪惡化身,而是象徵完全原始的自然破壞力,肢解了社
會的體制與正邪的純粹對立,他不帶目的與動機的破壞與殺人只為了純然的娛樂
,任何時刻他的嘻皮笑臉都不只是掛上的「面具」,而是發自內心面對「毀滅」
與「自毀」的快感,佛洛伊德的死亡驅力(Death Drive)。他像是希臘神話中
的酒神(Dionysus),原始、自由、激情、陶醉,沉浸在自己迷狂的世界裡;他
還像是法國作家薩德侯爵(de Sade)和奧國作家馬索克(Sacher-Masoch)的
綜合體,偽善社會下的產物,挑戰世人的思想與邏輯,要你誠實面對自己每一顆
可能邪污的細胞;他扭曲的人格養成在電影裡提供了多種版本,但都不是真的,
因為他是人類心中所共有的死亡驅力、破壞的原慾,他只要不斷遊戲,因此他沒
有任何弱點。

丑的出現質疑了法律的正義與功能,它究竟是保障好人還是壞人?小丑吃定所
謂的「好人」要守法,因此即便逮捕像他這樣的壞人也只能交由法律審判,因此
他可以濫殺卻不至於喪命,先立於不敗之地。小丑的「遊戲」包含了對人性極限
的探索與好奇,在兩艘必須互炸的船隻之上試驗著人性本善的真偽,我們先看到
所謂的「好人」的偽善,再看到導演再現人性稟存的一絲光明與希望,我雖然認
為這段戲的結局應該要有更好的安排[1],但或許整部片已經太過黑暗了,票房
考量上可能還是維持了普羅大眾的可能觀感。

會說「蝙蝠俠就是小丑,小丑就是蝙蝠俠」(見海報的暗示),兩者是共生的,
也是人類內在兩道相衝突又糾纏不分的原慾。蝙蝠俠因為小丑而有存在的必要,
否則充其量只是個象徵符號;而小丑也有被理解的需要,因此要有蝙蝠俠這樣過
人的智慧與能力,才能陪他進行這一場又一場的「遊戲」。蝙蝠俠(正義)以為
只要出現一個制霸的英雄(法律)就可以讓壞人不敢胡作非為,這樣單純的邏輯
(不就是一般的意識形態?)被管家阿福一句經典對白道破:「是你先踰越了道
德規範,因此永遠會有層出不窮的罪犯來挑戰你。」法律不正是站在這樣超然的
高度傲視人類?它又幾時真正達成目的了?小丑在審訊室裡的一番高談狂言其實
深具省思,包括他對於人性對「計畫」與「規範」的心理反應的詮釋也十分精彩
,令人想起與社會哲學家傅柯(Foucault)經典著作《規訓與懲罰》中的諸多
連結。

影中另外一個重要角色是總檢察官哈維丹特(雙面人),情節安排上他應該是
一個比小丑更令人感到黑暗與顫慄的角色,一個徹底的悲劇人物。他原是一個嫉
惡如仇、充滿正義與理想的「光明騎士」(White Knight),甫上任就把全市
一半的罪犯抓去關,甚至還為保護蝙蝠俠而頂罪被關,但最後他墮落成濫用私刑
的復仇者,這部份幾乎是全片最精彩最具啟發的段落,劇烈的轉變中小丑充其量
只是個煽動者,真正把他推落邪惡深淵的包括了判斷錯誤的蝙蝠俠、出賣他的屬下、對他不信任的警長吉姆戈登等,可惜對於哈維丹特性格轉變上較不細膩的交代成為稍微美中不足之處。

影很多細節的考量上都讓《黑暗騎士》不只停留在娛樂的層次上,例如對於尖
端科技的使用上也拋出了道德面向的問題,即便是用在「正義」之途,過份的權
力難保蝙蝠俠不會成為下一個凱撒,因此摩根費理曼飾演的科學家做出了辭職的
決定,展現人道的立場。電影最後,蝙蝠俠即便擁有賜死小丑的權力,導演還是
讓最後一絲人性光輝灑向他,讓他擁有過人的自治力與意志,英雄可以讓「光明
騎士」來做,布魯斯韋恩卻只能不斷跑向黑暗處,質疑自我存在的必要,面對市
民的唾棄與更深沉的孤獨,讓蝙蝠俠的面具逐漸嵌入肉體,而花花公子的白天形
象卻成為他最不堪的面具,成為道德邊界上的「黑暗騎士」。總之,《黑暗騎士》
不論在視覺特效或是內涵的深度廣度上都遠遠超越其他娛樂電影,我一向不會推
薦朋友花錢進戲院看商業片的,但是這次絕對值得毫不猶豫掏出鈔票進戲院,而
且也只有在大銀幕看你才不會後悔。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日子還要過!




時機歹歹,
年紀有一點 錢財不太多
理想有一點 才藝很普通
卡在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
有些決定 無法決定
有些行程 身不由己
幹!
連日的豪雨打壞既定的計畫

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柯恩兄弟的社會寫實-《險路勿近》



柯恩兄弟向來以獨特的黑色幽默與發人省思的機智來描繪荒謬的社會暴力,要你
逼視慘不忍睹的殘酷現實。這些元素在新作《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an)中無一缺席,甚至發揮得更淋漓盡致。從電影的順時敘事來看,我願意
把它切分成三個明顯的段落來說明。



第一段是人物典型與敘事的建立。片頭聲畫分裂的對比確立了影片的基調,聲音
是一名老邁警長娓娓道來的自白,訴說著正義的職責與層出不窮的犯罪之間不協
調的無奈感,畫面是美國中西部氣候惡劣、人煙罕至的某處蠻荒草原。彷彿一種
綜合黑色電影氛圍的變調西部片,在邪惡的荒原深處等待的是最原始的食物鏈:
追捕罪犯的當地員警、捕捉羚羊的獵人、以及嗜血的毒犯殺手。隨情節推移塑造
成電影裡的三位主要角色:一個窮凶惡極殺人不眨眼的殺手齊哥(哈維爾巴登飾)
,一個拾獲不義之財的獵人摩斯(喬許布洛林飾),一個年老卻經驗豐富的警長
貝爾(湯米李瓊斯飾)。

《險路勿近》的敘事很單純,獵人意外拾獲黑幫火拼後遺留下的一筆鉅款,因此
成為包括齊哥在內的一群黑幫追殺的對象,而代表正義的貝爾尋線抽絲剝繭力圖
保護被追殺的獵人,並將濫殺無辜的殺手繩之以法。因此,三人構成「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的食物鏈敘事。試著把他們作符號式的連結,警長代表正義與善,殺
手代表殘暴與惡,獵人則是一般平凡人,面對從天而降的鉅款起貪念而引來殺機。
如同一般的警匪動作片強調了善惡的對立與緊湊刺激的連戲剪輯。



電影的第二階段猶如正邪鬥智與驚悚片扣人心弦的結合。我們發現原先的「食物
鏈」傳統敘事起了變化,越戰退役大兵摩斯安排了周密的逃亡計畫,追討贓款的
殺手齊哥一貫地殺人如麻,但是追捕罪犯的警長貝爾卻只能以後見之明之姿逐漸
落後兩人進度。殺手在此延續先前成功塑造的冷靜、殘暴,但還展現了獨特的幽
默感,在齊哥威嚴的逼視下一面令觀眾膽顫心驚,一面又可以令人會心一笑。獵
人與殺手雙方一藏一找的躲追過程,主觀鏡頭的代換與戲劇性的打光,使得觀眾
從全知主體的位置不時轉向在視覺、心理層面上對摩斯的主體認同,也讓影片朝
著希區考克式的驚悚路途前進。

隨著敘事的安排,觀眾或許會對摩斯這個非正非邪的角色認同感越來越強烈,其
重要性逐漸取代代表正義的貝爾,被拉高到英雄人物的層次。他雖一路處於被追
殺的劣勢,但是卻發揮如馬蓋先的機智,藏錢、脫逃、甚至醞釀著主動反擊。就
當摩斯準備將大筆贓款交給妻子,與窮追不捨的齊哥來一場生死決鬥時,劇情發
展出現了令人大感意外的變化。



如果第一二段的風格醞釀是柯恩兄弟對於電影形式與技巧基本功夫的展示,我最
激賞的第三段則是他們足以被廣大獨立影癡稱作電影大師的關鍵之處。第三階段
導演讓人物典型與敘事傳統逐漸瓦解,緊接著情節上的安排宣示了他們不與好萊
塢主流電影妥協的決心,但肯定讓抱著欣賞懸疑驚悚片的觀眾破口大罵、氣急敗
壞。

全片無配樂的特點在此發酵,一種「過度寫實」的類紀錄片敘事電影讓「真實」
在影像裡發散。第二段塑造的英雄人物摩斯準備將錢交給妻子時,槍響劃過幾名
歹徒奪錢後落荒而逃,貝爾追趕至此一進案發現場,摩斯已倒躺血泊之上,主角
摩斯的死既不英雄也不隆重,導演既沒給他一個完整的鏡頭也沒給觀眾一個清楚
的交代,宛如一個跑龍套的小角色化作銀幕上的一具屍體,料想是一群路過的惡
徒見財起殺機,或是另一匹墨西哥殺手所為。這筆人人欲求的贓款竟落入一群無
名歹人手中,他們的鏡頭小到連身形都看不清楚。而貝爾最是無奈,趕不及解救
摩斯,又與齊哥擦肩而過。

這似乎不像我們一般熟悉的「電影」應該有的發展,然而,現實生活不正是如此?
好不容易塑造出來的英雄人物被輕易地賜死,柯恩兄弟挑戰典型人物的樂趣還不
僅於此。伍迪哈理遜飾演的光頭殺手威爾斯,我們猶記得他在《閃靈殺手》 
(Natural Born Killer)中不可一世的殺人屌樣,到了科恩兄弟手中卻變成昆汀
塔倫堤諾式的嘮叨殺手,同類型的角色在死前卻是一副求饒的孬樣,但還是瞬間葬
送齊哥的槍管下,同樣,一點也不風光。

當我們還在錯愕不已時,齊哥找到了摩斯的妻子,離開前在房屋前擦擦鞋底,沒
人知道他殺了還是沒殺,開放式的安排有讓觀眾主動解讀的樂趣。齊哥開車離去
時,謎樣的兇殘眼神掃射著路過的每一個人,正當我們還在猜測誰將是下一個受
害者時,毫無預兆的車禍發生,齊哥被闖紅燈的車輛撞到(他是依法地行駛),剩
下半條命地落荒而逃,這突如其來的安排不正逼近生活的真實?即便是冷血無情
的殺手也是一個普通人,也有可能被街上更冷血的殺人機器一輾而斃,對照起齊
哥取命前擲硬幣來決定生死,車禍悲劇的取命更無談判妥協的空間,其冷血無情
豈不更勝一籌?

最後,我們回到電影片名,中文譯名《險路勿近》看似直接了當,卻落得只是道
德層面上的勸說意圖,這份說教意味少了幾分柯恩兄弟的機智與幽默。倒是英文
原名《No Country for Old Man》不僅淺白更饒富趣味,敘事空間設定在許多
退休老人及年邁長者安養晚年的小鎮,而慘遭殺害的正是那些旅館老闆、雜貨店
老闆等老人,他們的晚景死不得其所,悲觀的片名正是對社會治安的批判與控訴。
片末不僅首尾呼應,也呼應著片名,年屆退休之齡的警長貝爾只能活在過去的記憶
與徒留夢境中對父親的依賴,而現實中他似乎只能在餐桌前的絮絮叨叨地自我解嘲。










2008年7月5日 星期六

《鳥》的生活實境劇場及其啟示



連日不定的大雨驚擾許多沉睡的生命。

深夜時分,我來到24小時歡迎光臨的便利商店,那是離我住所一百公尺內唯一
可以覓食的地方。我拖著疲憊身軀越過萬灘爛泥,來到用萬盞燭光鑄成的招牌
下,此時驚覺門前鬧哄哄的原來是一群性飢渴的飛蟻,我以大掌揮去,輕巧地閃
入門內避難,才發現飛蟻大軍早已攻佔灘頭。雖然不至遭受主動攻擊,但是在他
們滿心歡喜又盲目飛行覓偶時,我說嘛,愛情果然是盲目的!身體與之碰撞的觸
感著實令人作嘔。我匆匆交易後與店員簡短地交換心得,便落荒而逃。

回到如廢墟荒廢的一樓大廳時,落單的飛蟻早已久候大駕光臨,此時就有不妙的
聯想,但我還是心想房間才是溫暖的避難所。走近門邊我聽見嗡嗡作響的聲音,
那不像是我那強調低音的L牌喇叭,也不似離席前還兀自播放Pink Floyd的立
體聲響,當門被我下意識地推開時,壯觀的飛蟻大軍正包圍著白熾的燈管,以此
為圓心密度遞減地擴散飛舞。定睛一看紗窗外還攀附著數以萬計的飛蟻不得其門
而入,還有一大群正從無法密合的陽台門縫下瘋狂湧入,料想在這深夜的寧靜社
區僅有此間的一燭之光,必然召集方圓數里的盟軍援軍直搗我房。它們的體積之
龐大我前所未見,每一隻揚起翅膀後都有類似成年蟑螂的尺寸,這驚悚的畫面我
立刻想起希區考克的《鳥》。

我邀請二三樓的室友來房間回顧那經典的驚悚片段,我們先是舞起以迅速取勝的
電蚊拍,雖然命中率其高無比,但是漸漸發現數量太過驚人且後果難以收拾,我
們便想起那古老的退敵秘方。由於飛蟻的趨光性,我們關上所有亮源,盛起一
盆水,以水波折射燭光,終於吸引了多數敵人,傻一點的就繞著燭光舞到力竭,
笨一點的就直接衝入水盆溺斃,好在它們不是傻的就是笨的,無一例外。我們
三個人在黑暗中圍著水盆而蹲,靜靜觀賞這一場自溺的好戲,像是舉行一場密儀。

對於這場伴隨大雨而來的空前劫難,我有懷疑不是我孤陋寡聞便是南部的飛蟻巨
大且好客。我再試著從此間揣出一點啟示,隨著《鳥》片帶來大自然反噬的訊息,
我心想是不是跟近年來生態的劇變有所關聯?四川地震、北極融冰、臭氧破洞、
能源浩劫…。

隔日,趁著短暫的放晴我打開陽台大門,才發現散落一地令人眼麻的翅膀,它們
像是《鳥》片的最後一幕,安靜得出奇、安靜得令人心慌,似乎等著下一陣風
讓它們再次揚起飛舞。這時啟示才又重擊善忘的我:離開三分鐘就要關燈。若是
這次經驗還不能時時提醒著我,那一切就真的「鳥」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