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革命武器或「藝術」作品?-從電影《塗鴉轟炸》談「塗鴉」


電影《塗鴉轟炸》中從塗鴉客的角度以豐富的節奏韻律與視覺效果呈現了塗鴉短
暫的歷史,以及地域性【1】塗鴉運動與法律的對抗過程。然而,在MTV式的風格
侷限下似乎未能說更多,我就有感而發,試著從塗鴉的意義、藝術性與合法性作
一點個人感想與討論。

如果說,「簽名」是人性本質的具體化,那麼,在這個進入「擬像」(simulacrum)
階段的社會,集體的街頭塗鴉運動【2】似乎作了一些回應。原因在於這些塗鴉客
藉由游擊式的街頭塗繪來表達自己,拒絕成為制度中邊緣化的族群,要求實現
屬於自己的現實,但是,那些牆上的名字【3】卻不是他們的真名,而是「化名」
,這種化名行為就是「虛擬人格」的嘗試。城市的母型早已成為符號的俘虜, 
生活中的一切逃不開符號的差異操作,而塗鴉藉自身內容的匱乏作為空虛的能指,
指向虛無而闖進城市盈滿的符號領域。

布希亞在〈冷酷的殺手或符號的起義〉文中論道,塗鴉運動是「對城市的新式干
預,不是把城市當作經濟和政治的權力場所,而是當作傳媒、符號和主導文化的
恐怖主義權力時空」。塗鴉不僅是年輕人要佔據發聲的位置,更深一層地,進入
政治領域後,塗鴉的出現就是要打亂這種由符號系統組構而成的權力關係,所謂
「破壞體制最快的方式就是進入體制」,年輕人不再匿名地沉默著,而以「化名」
進入語言的象徵秩序中,依其化名的私有與不確定性反過來對抗系統,也就是
「讓不確定性反過來成為毀滅性」,破壞 / 粉碎城市的一切關連。因為塗鴉作為
一種城市的傳媒,沒有內容、沒有訊息,只傳遞虛無,而這種虛無就是力量。從
所指中逃逸,在能指上革命【4】。

於是,塗鴉成為一種擾亂城市權力網絡的革命武器,而塗鴉運動就成為一種城市
的游擊戰,正如布希亞所說「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只要用標記筆和噴墨罐武裝起
來,就可以干擾城市信號系統,就可以打亂符號秩序」,進而引發一連串群起
效尤的顛覆效應。這是為何塗鴉會被視為「遊走於法律邊緣的藝術」【5】。


然而,進而論及「藝術」,似乎又操之過急了。在我看來,「藝術」正逐漸涉及一種恐怖主義式的權力宰制(我是如此悲觀哪!)。或許,藝術的形式早已被資本
社會以消費商品收購(如Andy Warhol的作品),但是,如今藝術更被權力體制用作
「收編」反叛運動的工具。面對大規模塗鴉運動的解構性,權力結構自有解決
之道,先將它納入「藝術」的範疇,於博物館內開闢空間登堂入室,並將之加冕
為「塗鴉藝術」!?

如同二十世紀初杜象甚具破壞力的現成品(ready-made)-《泉》、波洛克有看
沒有懂的抽象表現畫作、波依斯驚世駭俗的行動藝術,因為它們無法持續的
顛覆性,如今都放置在博物館中被永恆的歌頌;「塗鴉」-這個「新鮮」的
藝術形式,也開始在博物館內佔據醒目的一角,Keith Haring、Jean-Michell 
Basquiat的塗鴉軟弱無力地趴在展示櫃內,如此,塗鴉的內容也因藝術的收編而
衍生出豐富的意義;甚或,在限制、舉發街頭塗鴉無效後,反其道而行地開放
一個空間以規範塗鴉的游擊特性。於是,塗鴉被藝術回收為一種美學觀,如同
所有作品無法為人所理解與接受時,人們通常採取的反應。

即便如此,塗鴉還是未能完全逸出法令的禁制,於是便產生了兩種標準-「合法
塗鴉」 (在政府的規定下的塗鴉與以藝術之名進行的塗鴉創作)和「非法塗鴉」 
(持續在街頭游擊、閃躲警察、從不現身的塗鴉客)。前者是以塗鴉進入主流的
「藝術家」,後者是以化名尋求自由的顛覆者,兩者之間尚未斷裂,而是形成
一道連續光譜。我更期待,「塗鴉」在完全躺入藝術殿堂前,還能有持續擁有
作為抗爭與批判的動能。


-------------------------------------------------------------------
【1】片中以洛杉磯為例,但是塗鴉運動已經是一種全球性的運動了。
【2】這裡指的「街頭塗鴉」,如電影中所指出的,當然不含政府設置的牆繪壁畫
與街景藝術。
【3】塗鴉通常以英文拼字為主,並在字型上尋求特殊的呈現方式;後來也出現以非
文字的圖形作為內容。
【4】或許塗鴉並不能如「簽名」般體現人格特質,只能如幽靈般地指稱「我曾在此」
,因此勢必將內容指向無意義,只能從形式上的變化來辨認並尋求革新。
【5】如電影所指示的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I’m in Rainbows



未來,回顧2007年搖滾樂的歷史時,還有什麼事情會比Radiohead出新專輯更
重要的?

這無疑是令搖滾樂迷最期待也最振奮的事情了。Radiohead究竟有什麼魔力?在
搖滾圈中又佔了多大的份量呢?讓我簡短地回顧我所認識的Radiohead。

第一次認識這支樂隊無非是透過〈Creep〉,飽滿又悅耳的噪音吉他加上摧毀自身
主體性的卑溺詞意,搭上了Brit-pop風潮後,隨即成為搖滾國歌。但是他們卻不
若多數Brit-pop樂隊安逸於保守的音樂並趨於流行,他們拋下接踵而來的
Brit-pop定位與各式加冕,第二張幾乎完美的專輯《The Bend》宣告了Radiohead
的時代來臨了,專屬於他們自己的音樂逐漸成形,若是硬要雞蛋裡挑骨頭,我只
能說這張專輯太過悅耳了。於是,接下來的《OK Computer》趨向一種怪誕的、
主題式的、深度的、立體的、音樂性的、實驗性的、豐富的專輯出現了,唯一不
變的是那神經質式的獨特唱腔,專輯予人的那份感動,迫使我不得不說即便經過
一百年、兩百年後,這還是一張最完美的專輯。

如果說,他們已經達到搖滾樂的最高峰了,那麼接下來呢?他們該要如何突破自
我呢?或許,這就是他們放下手中的搖滾樂器的原因吧。跨入二十一世紀後的接
連兩張專輯《Kid A》、《Amnesiac》,也許是那麼地令人摸不著頭緒,但卻是
完美的自我挑戰,似乎在為電氣化搖滾樂種作出新的定義與標準,難以評價卻十足
驚豔。經歷了這樣的突變,2003年的《Hail to the Thief》更適合作為連結突
變前後的橋樑,回到搖滾樂的基礎中,完美的融合了獨立電音效果,你很難想像聱
牙難解的實驗音樂,如何能與優美的旋律並置於同一首歌曲中,Radiohead提供了
一種詮釋。

接著,讓樂迷們經歷了四年的難熬,中間我們只能以去年Radiohead主唱Thom 
Yorke以個人名義發行的電音之作《Eraser》聊以自慰。今年的十月十號,總算
讓我們等到了新專輯《in Rainbows》。

讓樂迷苦等四載的Radiohead不會令我們失望,這次也絕不例外。2007年10月
10日全球同步於Radiohead官網合法付費下載,付費金額自訂!此舉除顯示他們
對這次的作品極具信心之外,更是挑戰著唱片工業的既定模式,並痛快地賞了把
難堪的唱片銷售成績怪罪於盜版猖獗與mp3下載的唱片公司與樂團一記大耳光,
不是我們不願意掏錢買唱片,而是那般水準的音樂值得歌迷付費嗎?mp3的大膽
搶先分享絕對不只是噱頭,他們選擇將實體唱片的通路舖貨延遲至明年初,就是
要考驗著自身的實力、人氣與唱片工業的未來。放眼當今樂團,除了Radiohead
之外尚有誰能有如此本錢?

《in Rainbows》脫下《Eraser》帶來的冷峻,延續《Hail to the Thief》的
折衷主義而更趨向溫暖,或許《OK Computer》的歷史評價讓我們很難去判斷
Radiohead是否又締造了第二個完美的高峰,但是他卻從未令我們失望過,這
無疑會是今年最優秀的專輯。相信此時此刻,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人正與
我一同浸淫於Radiohead和煦彩虹的幸福中。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Waiting for the album 《Voxtrot》



去年,整個下半年最令我驚豔的「新聲音」,無非來自於Voxtrot。接連的三張EP,Voxtrot已經在我心中建立起完美的品牌形象。

這支來自德州的樂隊,竟然有著全然英式indie-pop的美妙旋律,有人說道,他
們像極了The Smiths、Belle and Sebastian和The Strokes。正巧,這三支
樂團都是我的最愛,即便是踩著前輩們的影子,我又怎麼捨得不細細品嚐呢?

在當今,一大票樂團循著前人的足跡前進,一路拾起偉大樂手留下的隻字片語拼
湊摹擬;進而,撞死在前輩們樹立起的巨大樂塚前,不是頭破血流(被樂迷韃閥
抄襲)、就是屍骨無存(樂團銷聲匿跡)。Voxtrot竟膽敢自美國越界,抄起標準
的英式曲風,如同當年The Strokes騙倒一竿子英國佬般。撈過界!且罷,其悅耳
程度竟不下老前輩們,論樂器的層次與豐富性也不輸The Smiths、The Strokes,
儼然將以一代新人之姿,在一片屍海前殺出條血路了。

經過一連串的EP攻勢,釣足了樂迷的胃口。而,讓我們苦等不及的專輯,今年
終於有了消息。據聞,Voxtrot的首張專輯《Voxtrot》已在年中由Play 
Louder發行,帶來十一首全新單曲。

在等候代理與航空版之前,就讓遠隔太平洋的我們聆聽他們先前EP帶來的單曲
吧!

2006~2007
《Mothers, Sisters, Daughters & Wives》(EP)
《Your Biggest Fan》(EP)
《Raised By Wolves》(EP)












開啟感官知覺,遁入真實世界-《眾妙之門》



書名:眾妙之門 (Doors of Perception)
作者:Aldous Huxley
譯者:陳蒼多
出版:新雨


提到「赫胥黎」三個字,我們先是會憶起在生物課本上曾經提出「天演說」的
Thomas Huxley。及長,我們對於他的孫子更是印象深刻,因為那就是早已成為
經典文學的《美麗新世界》的作者A. Huxley。


《美麗新世界》中,我們看到他承自祖父對生物學、心理學的專研與天份,透過
他細膩的筆觸、精準的目光傳達,呼籲在機械文明之下個人之覺醒。預言式的描
繪未來社會,以寄託對烏托邦之夢想的幻滅,被稱為「反烏托邦」三鉅著之一
(另外是Zamyatin的《我們》和Orwell的《一九八四》)。


在小說中構築一個幻滅的未來尚不足以滿足他,他更致力於體驗現世的各種神秘
經驗。於是,晚年的論述性文章《眾妙之門》延續了《美麗新世界》中對於生物
與藥物的興趣,以自身作為實驗體,將品嚐迷幻藥「麥司卡林」(mescalin)
之後的所見所聞,從理性的角度分析描述,並嘗試加上科學的註解,以作事後
補遺。書中妙論不斷,卻一方面以理智的論文筆觸寫下他的幻覺經驗,並為其
找出合理的詮釋;另一方面,又逃不開神秘哲學思想的灌注,以及對於東方玄學
的關照。


他透過迷幻藥作為中介轉送,拋開日常的經驗世界,開啟知覺的大門,窺視另一
端真實的意識世界。他這麼說著「一個人就是應該以這種方式去看。」


他經由「幻覺」的體驗,解構著宗教產生的「幻覺」,那是宗教建構天堂與地獄
的必要條件。同時,還在關於迷幻經驗的理性論述中,逐步建構自己的美學觀。
從幻覺的成像論起,評介布雷克、康斯坦伯、傑利柯、拉突爾、莫內、伯尼尼、
梵谷等藝術家作品,除頌揚迷幻藥在理想狀態時接近藝術家思考的神奇效果外,
更提倡他那神秘的沉思默想作用。


總之,他是以幻覺的經驗摧毀宗教的幻覺,以科學的形式包裝神秘的信念。不論
是對迷幻文化有興趣,或是對「迷幻藥」本身有興趣的人,都不能錯過這本書。











2007年10月5日 星期五

從《神秘約會》談Modonna形象的建構



1985年上映的《神秘約會》(Desperately Seeking Susan)可以說是為
Madonna量身訂作的電影,首度擔綱主演的她搭配1984年底出的第二張
專輯《Like A Virgin》,成功塑造出她複雜又具有顛覆性的個人形象。

電影中Madonna飾演的Susan和Jim透過「分類廣告」進行每一次的約會,
這是充滿著刺激與神秘感的新潮約會方式,場景穿梭於紐約東村,是一個
充滿活力卻又不見容於主流電影的生活場景。然而,「分類廣告」的約會
竟然吸引到一個生活於「另一個世界」-郊區中產階級的Roberta。

Roberta靠著閱讀「分類廣告」的行為來解放枯燥的生活(還真是枯燥的
興趣阿!),卻意外地對Susan產生好奇與好感,進而想按照廣告上所約,親自一睹Susan真面目。沒想到卻被人誤認為Susan,接著腦部受創失憶,就這樣扮演著Susan開啟一段逗趣的冒險。中文譯名-「神秘約會」指的就是兩個女主角之間心靈與命運隱約的聯繫。

透過鏡頭的交互剪輯,電影建構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Roberta / Susan
。從兩人的生活場景、方式與態度,和鏡頭的鬆緊程度-Roberta較緊的鏡頭,
顯示被框限、壓抑的侷促生活;對比Susan較為寬鬆的取鏡,是自由活潑的
象徵,我們明顯分辨出:

保守/苦悶/壓抑/傳統/被動/束縛---Roberta
前衛/時尚/大膽/創新/主動/自由---Susan

透過這兩個角色鮮明的對比,讓我更有興趣的是兩位主角戲外的形象。飾演
Roberta的Rosanna Arquette經常扮演來自富裕家庭的女孩,由於本身的保守、
被動與傳統的價值觀,對於追求自我主體性完整的角色充滿著好感 (例如飾演盧貝松執導的《碧海藍天》中的Johanna就是這樣的角色)。

另外,以歌手起家的Madonna,其鮮明的個人形象與強勢的作風更與片中的
Susan形象疊合無疑。從Madonna的形象進行分析,是極帶有複雜的辯證意
味的。她外型的性感火辣以及利用身體做出充滿動感與挑逗的行為,一方面
複製著父權社會中男性觀看女性的愉悅 (在主流電影中作為一種身體景觀與
窺淫慾望),作「男性的玩具」;但是另一方面,也矛盾地讓男性觀眾十分
「不愉悅」。原因出在她「有意識的」玩弄攝影機,顛覆過去女性形象,以
「主動」的姿態挑戰父權觀點,讓男性覺得「被戲弄」,或因為這種女性的
「不可把握」而焦慮。她充滿嘲諷與「雙關」(可以作為顛覆男權意識形態的
武器)的歌詞和曲風(如〈Material Girl〉、〈Like A Virgin〉),一面「主動地」
挑逗男性的性欲,另一面也展示女性自主的權力。因此,帶給女性觀眾經常被忽視的女性愉悅,也說明瑪丹娜最多數的歌迷經常是年輕女孩,而非男性。她將女性歌迷當作父權社會中的女性主體和男性霸權的代言人,告訴女歌迷該如何像男性那樣看待她們自己。

從角色形象的分析拉回電影中,我們發現《神秘約會》果然不是主流的
「類型電影」,而是透過次文化(搖滾/龐克/青年)場景的再現與女性形象的
顛覆,如同龐克精神的虛無和拒絕產出意義,製造出一種「特殊」的風格。
這種意義的拒絕也將電影從優勢意識形態觀看(父權/主流)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賦予一種觀看的全新權力關係。

在電影的角色關係中,主軸是Roberta與Susan之間的關係,Roberta對於
Susan的暗中窺視與欣羨,是對女性自主權的一種追求;然而,除了女性對女性
的愉悅與觀看之外,也不乏男性對女性的窺視,但除了片中一位反派角色之外,
其餘的男女觀看權力關係中,男性皆處於弱勢與被動。特別是Susan在Roberta
的老公-Gary的豪宅中所呈現的畫面,Gary作為男權的代表-保守/專制/忽略
女性(Roberta),卻在自宅中處處受到Susan的牽制,他的平庸與懦弱除了讓
Susan為所欲為外,也逐漸使他投身到Susan所處的世界中(呼飯,擺脫傳統價值觀),當然,那只不過是父權社會下的暫時疏離,其根深蒂固的觀念還是無法受到逆轉(如結局強逼Roberta作個抉擇)。

電影中如寫實主義般精確地呈現次文化場景,除以直線敘事為主要結構外,
荒謬、非寫實的鋪陳才是推動情節的真正原動力。Roberta因為一連串的荒謬事
件(遭誤認、頭受重擊)而忘卻過去,似乎暗示在父權秩序下要徹底忘掉過去
(傳統價值)才能有追求主體性的可能。另外,荒謬的情節結構才能有別於「主流電影」,如「荒謬劇場」般挑戰 / 顛覆威權,把女性從傳統價值中解放出來。因此,這部從女性觀點出發的喜劇電影,是在某種程度上企圖扭轉世俗價值觀的另類電影,也是為了取悅年輕女性(瑪丹娜歌迷)所設計的cult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