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1日 星期四

Love will tear us apart-《控制》





話說《控制》的在台首映是去年的「聲音的痕跡」影展,當時我匆匆買下
影展套票,竟赫然發現《控制》的所有場次早已售罄,打著Joy Division
的名號畢竟太過響亮,雖說影展片單還頗吸引人,但《控制》才是我的
觀影首選。於是接連兩場到放映現場尋求機會,果不其然主辦單位人性化
地開放十張現場走道票,但還是因為太過搶手讓我鎩羽而歸。過了那
「搶頭香」的熱潮後,今年在藝術影院上映的大銀幕機會就不再那麼吸引
我了,因為我知道這部電影不是那麼容易被消化,我說的不是情節內容或
表現形式,而是那份即將被渲染的情緒,大概是需要獨自細細體驗的苦澀
與糾結。




《控制》主要是關於英國曼徹斯特七零年代後龐克(post-punk)樂團
Joy Division的主唱Ian Curtis的傳記電影。關於Ian Curtis的神話,
關於Joy Division的崛起,關於後來改組的樂團New Order,關於他們與
老闆Tony Wilson的互動我都太過熟悉,彷彿自然而然地存在我的腦海。
令我驚奇的反而是那段在情人與妻子間深刻的三角戀情,電影的敘事似乎
將他最終的棄世,歸因於道德問題上的情感壓抑。且不論導演這樣的
「果決」正確地揭開多少Ian Curtis的神秘面紗,電影的節奏與音樂的編排
都尚稱傑出。


我們可以透過電影「影素」(畫面裡的物件)的觀察,發現那個狂躁年代
的浮動痕跡並觸發一絲懷舊的情緒,房間裡有Allen Ginsberg的經典詩集
《嚎叫》(Howl)、牆上Velvet Underground的字樣,更少不了散放的
Lou Reed、David Bowie、The Stooges專輯,以及華麗搖滾影響下年輕人
群起效尤的濃妝豔抹,還有龐克當道時Sex Pistols的失序演出…….。從
嬉皮年代的犬儒避世到龐克年代的無政府狂潮,從政治咆哮的龐克音樂與
外星狂想的華麗搖滾兩者的風潮時尚,再從叛客的「粗糙外放」轉向後叛
客的「細膩內省」,所有被激起的文化鄉愁都在導演刻意的低調處理中
緩緩呈現,而Ian Curtis自身便是在這些豐厚的文化符號中最醒目的一個
標記。

電影的黑白呈色讓我直接想到馬丁史柯西斯的經典《蠻牛》(Raging Bull)
,同樣是黑白的傳記劇情片,如果《蠻牛》是喧囂的、狂噪的,《控制》
就是沉默的、凝結的。飾演Ian Curtis的演員Sam Riley,五年前就曾在
《二十四小時狂歡派對》中客串演出同一角色,雖然出場時間不長,但是
其神似Ian Curtis的完美再現令人印象深刻。再次他毫無意外地獲得《控制》
的擔綱演出,不需要戲劇化的表演方法,就足以讓空氣裡懸浮的每一顆
粒子凝結成任何一道傷疤。


《控制》無疑是壓抑的,是關於現實的阻塞與內心的狂囂,兩者間的矛盾
窒礙被化成一首首苦澀的詩詞和歇斯底里的行動表演,〈She’s Lost Control〉
〈〈Love Will Tear Us Apart〉、〈Isolation〉、〈Colony〉、〈Disorder〉、
〈Shadowplay〉…它們訴說著莫以名狀的痛苦和內心衝突。三角戀情的糾纏
與無解,所釀成的災難讓我聯想起大陸詩人顧城,一段驚天動地的悲劇收場。


數不清的例子告訴我們,讓自身成為搖滾神話的捷徑就是「死亡」。
把體內殘餘的靈魂吐出來編織成歌詞,讓光線落向乾涸的軀體而成為一輪
剪影,朦朧而模糊、遙遠而疏離。那由Ian Curtis的意識精心設計的死亡場景
畢竟太過清晰,牢牢印記在每個樂迷的心中,但是隨著其妻於死亡的第一
現場發出的尖聲巨響,那尖銳的痛楚粉碎了這座完美的死亡神話。他留下的
僅僅是心碎的親友歌迷和真正完美的音樂遺產,Joy Division無疑是屬於
Ian Curtis一個人的樂團,縱然他有最優秀的樂手團員,但是旋律詞意與表演
氛圍卻是Ian Curtis獨創的,聆聽Joy Division就像在黑暗自溺裡等待一絲救贖
的光線,那份陰鬱和糾結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起,這也是為何我同時熱愛
Joy Division與New Order兩支樂團,但New Order卻多一點點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