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關於失敗者的故事?-《求愛馬拉松》
首先,不妨先說說《求愛馬拉松》(Run Fat boy Run)是如何吸引著我。這部
電影擁有堅強的卡司與令人期待的組合,導演是知名男星大衛史威瑪的銀幕執導處
女作,他同時也是青春偶像影集《六人行》的導演,男主角則是英國爆笑男星賽門
佩吉,如果看過《活人牲吃》(Shaun of the Dead)與《哈拉警探》(Hot Fuzz)
這兩部口碑絕佳的喜劇者鐵定對這位冷面笑星印象深刻。
這是一個關於失敗者的故事。
丹尼斯(賽門佩吉)是一個挺著啤酒肚的邋遢保全人員,在眾人眼中他既孬種又
沒毅力,甚至在五年前的婚禮上拋下懷孕多時的新娘烙跑,是個典型失敗人物,
但他也從不介意別人對他的看法,安然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被他拋棄的前
妻獨立撫養著孩子並與他保持朋友的關係,丹尼斯唯一的成就就是與離異的兒子
彼此相處融洽,然而直到前妻身邊出現了一位帥氣又多金的追求者偉特(長相酷
似英國搖滾詩人Morrissey)時,他才驚覺大事不妙。為了奪回妻子與兒子,他
決心參加最需要毅力的馬拉松大賽,一方面與偉特一較高下,另一方面藉此證明
自己有改變的決心。接下來,好友高登(與Pulp主唱Jarvis Cocker神似,我
真是個英搖迷啊!)與房東都成為他的健身教練,目標就是完成馬拉松大賽…
這是一個關於失敗者的敘事?
以「失敗者」作為主角的電影不少,尤其是喜劇類型,綜觀其發展,我會依其敘
事分為兩種,正巧也是廣義的「商業電影」與「獨立製作」之分:前者是「失敗
者轉變為英雄」,其簡單的公式為:「失敗人物→遭遇困境→突破困境→成為英雄」,這也是絕大多數喜劇電影的敘事模式,這樣的失敗者最終是要「成功」的,其中重要的關鍵便是在於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服膺,整部電影也就是呈現一個「主體化」的過程;後者則是「失敗者維持原貌」,這裡的失敗者最終還是他原有的樣子,而非眾人眼中該有的樣子,這也就是維持了作為「他者」的邊緣特性,藉以挑釁或顛覆大眾意識形態。
成功與失敗的定義通常取決於階級的品味,但由於電影的觀眾通常是都市中的中
產階級,因此中產階級對於成功的概念便形成一股「主流意識形態」的力量。
電影中丹尼斯作為一名失敗者,遭遇的困境便是前妻的變心、情敵的挑戰和自我
性格的革除,這三者被導演簡單地放入「馬拉松」的框架中,在主流的價值觀中,
馬拉松是結合了個人毅力與公益事業的象徵,因此克服馬拉松的障礙成為他的首
要目標。在導演誇張的喜劇手法下,丹尼斯也因為被絆跌倒受傷而苦撐完全程
(即便是跑到半夜),理所當然地成為全國矚目的英雄。導演小心翼翼地處理,
揭發作為成功中產階級的偉特的偽善面具,但是最後丹尼斯除了贏回嬌妻,成為
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外,自己也轉變成煥然一新的面貌,他的改變依舊臣服在主流
意識形態之下,因而使得《求愛馬拉松》成為一部討好大眾的通俗喜劇(基於票房
與大眾品味,這正是「肥男一定要變瘦、醜女一定要變正」的道理,嘆~)。
相對而言,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描寫「失敗者」的家庭喜劇《小太陽的願望》(Little Miss Sunshine),一整個家庭的「失敗者」被迫相聚一車,完成一段公路旅行。在這段爆笑的過程中,沒有人被改變,取而代之的是相互理解與尊重,那些所謂的「失敗」都是對他人而言。最後的選美大會上,小女兒以純真的年齡與心態大跳爺爺教導的俗艷舞蹈,家人們並未因此為恥而阻止她,反而為了保護她跳上去跟著扭動,這是感人的一幕,並且徹底地挑釁了中產階級的品味。因此成為一部兼具內容與娛樂的上乘喜劇。
《求愛馬拉松》在英國狂賣成為三週票房冠軍,料想是因為導演與演員在彼地擁
有較高的知名度與口碑,說真的看過賽門佩吉主演的《活人牲吃》與《哈拉警探》
後,肯定會對其電影充滿信心。可惜《求愛馬拉松》在劇情上缺乏創意,笑點也
乏善可陳,或許國內代理片商深知本島影迷早已熟悉這種喜劇的通俗敘事,因此
驚鴻一瞥匆匆下檔,也免得太多人花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