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夏日午後的微醺之戀-《Once》



台灣即將在年中上映的愛爾蘭電影《Once》,曾獲得獨立精神、日舞影展的觀眾
大獎並以〈Falling Slowly〉一曲奪得包括奧斯卡影展在內的多項電影原創音樂
獎。依我看,這部幾乎可以稱為「音樂愛情故事」的小品電影能夠獲得如此多數
影展的青睞,除了一首首悅耳動聽的流行旋律外,乃肇因於電影一反商業利益的
市場導向和影迷被訓練出來慣常的重鹹口味,反而從裡到外散發出難得一見的清
新風格。

電影中的兩位主角皆非職業演員,男主角是愛爾蘭獨立樂團The Frames的主唱
Glen Hansard,女主角則是捷克的年輕創作女歌手Marketa Irglova。故事
講的是還沉溺在情傷中的街頭賣藝歌手在都柏林的街頭,邂逅了捷克移民的年輕
音樂家,兩人以音樂合作作為媒介,完成一首首的錄音室歌曲,也譜出一段略超
友誼的情愫。由於角色的設定幾乎就是在扮演自己,兩人自然率真的演技首先把
銀幕的距離感消弭在真實生活的認同之中。導演晃動、略帶缺陷的handheld攝影
機再增添幾分紀錄片的錯覺,不需要唯美浪漫的鏡頭,不必要高深莫測的哲理,
導演彷彿用那生澀的運鏡印證一個後現代社會的來臨-「人手DV,皆有拍片的
權利」。

於是,拋下了電影符號體系的專斷的配置,景框中的生活片段更接近巴贊(Bazin)
意義下的「寫實」,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故事,而是再現一段平凡的邂逅,如同
片中不具名的男女主角,你我生活周遭的一切可能。這部電影比起其他電影更像
是一支MV,將記憶化作旋律,把感應寫成詞意,它紀錄的只是缺席的「當下」,
而把在場的回憶留給「曾經」(once)。

平凡的故事裡也融入了濃得化不開的鄉愁,女主角是遠離捷克的家鄉移民至都柏
林,而男主角是正要離開家鄉都柏林去倫敦求發展,不同的路徑一樣游子的心緒,
幾分的不安與依賴竟成為邂逅的契機。內心的情緒刻劃雖不明顯,卻不著痕跡地
流露在鏡頭的字裡行間。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女主角彈著男主角臨別贈與的
鋼琴,曲罷,望向窗外,鏡頭zoom out,些許的感傷中更帶有幾分堅定,身旁
的丈夫與孩子是讓曖昧成為「曾經」的最佳理由。或許保守的發展卻更貼近生活
的事實,讓《Once》成為令人難以忘懷的優質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