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5日 星期六

引渡世界畸零人的攝影家-《皮相獵影》與阿巴絲




「Arbus拍照片是為了展示某種更為簡單的東西-還有另外一個世界。」
                                               --Susan Sontag


這是一部關於已逝紀實攝影家Diane Arbus(妮可基曼飾)的非傳記電影。為何
是非傳記電影?導演若是根據Diane Arbus的生平拍攝出一部電影,肯定會落入
平凡的俗套中,通常,這類電影很難拍出令眾人叫好的作品,能吸引到的觀眾也
必定是衝著傳奇人物的魅力而來,藝術性方面也難以取得太大的成就。於是,導
演取其人與其家庭背景為真,再思索其作品中令人不安的詭異影像,杜撰出一段
懸疑又爛漫的故事。


故事的主軸在於Diane Arbus是一個嫁給了紐約名攝影師的富裕猶太人家庭之
女,有著看似美滿又幸福的家庭與丈夫。但是在她結識了新搬入的鄰居萊諾(小
勞勃道尼飾)後,逐漸變了調。影片著重於她如何發掘內心陰暗的角落,將自身
投向一個不為人知的異世界,萊諾患有「多毛症」,有著怪異的長毛外型,只能
生活在被邊緣化的那個世界裡,而Arbus那段與萊諾的感情卻使她逐漸走出自己
的攝影之路。


虛構的關鍵角色-萊諾扮演著帶領Arbus走向幽微隱晦世界的一把鑰匙。許多人
無法理解片中的Arbus為何會對怪異世界的畸零人產生好感,而拋棄美滿的家庭
與丈夫。但是如同Arbus現實生活中所寫道「我孩提時代遭遇的不幸之一,就是
我從未感受過不幸。我被禁錮在一種不真實的感覺當中。…而這種看起來荒誕不
經的被免疫的感覺令人苦惱。」這樣的宣言也是令多數人費解的。


對照她的相片作品,那些畸形怪人的肖像照,我們看不出半點Arbus對他們的探
索與窺視,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同與接受,完全不同於其他人拍攝的搜奇珍寶
照片,那種窺奇淫欲的態度是一種冒犯與褻瀆。電影中,我們看到那些怪異的連
體嬰、巨人、侏儒、殘廢者、畸形兒全都充滿自信地悠遊在他們的世界裡,一個
並不廣為人知的世界裡。然而,萊諾卻是一個例外,他充滿著自信地生活在那方
,卻又不時「窺視」著這方。他幻想著自己是一個「正常」的人類,矛盾又自憐
的憂鬱性格使他在自卑與自豪中掙扎。


他和Arbus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是渴望成為人類的「怪人」(不過是外型怪異
而慘遭人排擠),一個則是渴望成為怪人的「人類」 (在此,「人類」的定義也
變得十分弔詭)。於是,萊諾領著Arbus走向那個隱蔽的社群。Arbus嘗問萊諾
喜歡哪種人,萊諾回答:「一個真正的怪人」。Arbus逐漸無法克制自己對「醜」
(毫無貶意)的好感,她不但認同他們,更讓自己化身為其中一員,並以此自豪。


那場Arbus為萊諾全身「剃毛」的戲(讓他得以以「人形」現身),是異世界的人
幻化為這個世界的人的剃度儀式。除了象徵著他對不屬於他的世界的想像的僭越
外,也暗示他遁逃到此境的「失根」狀態與死亡代價。Arbus披著萊諾的人毛大
衣,吸著萊諾的空氣,展現一種為填補缺席而無可自拔的戀物情結。那毛皮的象
徵意涵也多少諷喻了現代社會對皮草的熱切追求(人們成天追求動毛皮草為炫耀
,難道不能以人體毛髮作為大衣嗎?這樣的大衣你可敢穿?)


以下是Diane Arbus的攝影作品:













Diane Arbus的影像總是令觀者畏懼、不安,其原因並非照片中的「怪物」展現
了怪異的外型與姿態,而是「怪物」們逼視著鏡頭的自信、坦率與我們慣見的令
人同情的反差,使我們的精神錯亂。Arbus挑戰著常人的眼神,像我們展示另一
個世界的美好姿態。Susan Sontag說的好「Arbus不是一位自我反省以便聯繫
起自身痛苦的詩人,而是一位向外在世界探索以便索求痛苦的影像的攝影家。」


然而,為何我們總是在滿足了窺奇與淫欲之後,又惺惺作態地濫用我們的憐憫與
同情?如何不以「窺奇」的目光對待這些作品,默許這個世界上尚有另一個世界
的原始存在,將會是我們作為觀者最重要的課題。












2007年8月21日 星期二

青春期與記憶 之三 - 憶The Smiths伴我輕狂的美好時光



The Smiths是適合在任何時候,當你翻開畢業紀念冊時,
為你電影般流轉的青春配上優雅旋律的音樂。

我願意用The Smiths的歌曲來為我半生的大大小小記憶作上註解。
他是青春的配樂,我的故事詩。

從六零年代The Who、The Rolling Stones、The Kinks英倫傳統到七零年代
Sex Pistols、The Clash叛客搖滾以來的奠基,八零年代似乎已經確認以吉他
為導向的英式搖滾傳統,吉他位置的重要性與比例幾乎可以在The Smiths
找出答案,不僅如此,他們更確定了八零年代之後英國獨立音樂場景,
帶出了短暫卻又影響甚鉅的Madchester風潮和Shoegaze運動。


2007年8月18日 星期六

Like a child ?




「Like a child ?」是現代人用來評斷人格或為個人貼上評語標籤的多種光怪
陸離術語之一。你不信?你肯定曾經在某個場合形容某個他人時,脫口而出
「他(她)像小孩子一樣」或「他(她)很幼稚」等。好聽點,我們說是
「孩子氣」;難聽點,就是「幼稚」。

但,通常在這個社會裡,一個人被評斷為像孩子一樣時,可別高興的太早,
此標籤意味著此人格的某方面有某種缺陷,是一種尚未發育完全的不成熟。
雖然,在社會普遍認同的此一趨勢下,我還是時常告訴自己,要保持一顆赤子
之心。我知道,這很難。

當你走進這個社會時,它教你要理性、要講理、要邏輯、要競爭,在此,你也
逐漸喪失許多,你的感性、直覺、幻想與憐憫將被社會貶至最低,一文不值,
錯,是萬惡之首。一般人都急切地想被馴化,可,我卻更渴望透過費里尼、
塔可夫斯基,甚至是庫斯度力卡的鏡頭看社會,那些大人世界才充斥的虛偽
如何遮蔽人們的良知。

是不是要等到John Lennon唱著「The dream is over…」、
「I was the walrus…」我們才能斷定他已經脫離那個青澀的團體,蛻變為一名成熟的「男人」?

可悲的是,好像就是這樣。我們免不了存在於社會之中,如果不想死,就排隊
等著被社會雞姦吧,就像「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恭喜,我們以虛偽銜接
彼此了,不容異質性的存在,於是,思考著我們的思考。

今夜,突發狀況一。
Am I like a child ?

我是不是太任性了?
任性於自己的生活,
任性於太慣於幻想,
任性於自己想要什麼就要什麼。
(為甚麼我不行?)

當我以此為自責時,我是不是在跟社會妥協著什麼?

你說,你愛我,
我連自己是誰都分不清楚了,
怎麼交出承諾?
(我是不是太任性了?)



人性的顯微鏡 - -淺談艾騰伊格言《赤裸真相》



我相信,把電影僅僅當作娛樂工具的人,永遠不會愛上伊格言的電影。
但,2005年的《赤裸真相》卻有向這類觀眾靠攏的嫌疑。


加拿大籍導演艾騰伊格言的電影中,情節總是讓現在與過去在錯綜複雜的迷宮之
中盤旋打繞,總是有個面對創傷永遠身陷在回憶中的角色,他將帶領著觀眾在時
空交錯中接近事實的真相卻不給出任何評價。伊格言讓劇情線索有如春蠶吐絲交
織出一道綿密細緻的人性網絡,他再化作一把冰冷的刀,無情地切割人性的虛
偽,赤裸又鮮活地呈現在我們眼前,那些觸目驚心的人性剖析往往與慣於闔家欣
賞「好萊塢式大結局」的觀眾背道而馳,而冰冷沈重的鏡頭與調性更令許多人昏
昏欲睡。他從來不是要拍「好看」的電影,而是要迫使看他電影的觀眾不只是要
去「看」,更是要去「思辨」。


他的多數作品,《意外的春天》、《A級控訴》、《色情酒店》、《售後服務》等
,皆是如此。


然而,《赤裸真相》卻以更接近通俗劇的方式來包裝懸疑複雜的人性說教。女記
者凱倫試圖追查十五年前至今一樁仍是一團迷霧的懸疑兇殺案,兩位當年風靡全
國的主持搭檔在一位女影迷離奇死在他們房間後,兩人演藝生涯劃上句點也從此
拆夥。凱倫的調查迫使片中的每個人回顧那段不堪的記憶,伊格言的電影永遠都
會有這樣的角色,帶領我們回到「創傷」的現場。讓我想起《A級控訴》中的一
段話。在拉菲的逼問下,阿里:「為什麼不就忘了這段他媽的歷史,繼續過我們
的生活?」拉菲:「…有誰會記得亞美尼亞大屠殺?」阿里:「沒錯,過去沒有
人記得,現在也沒有人記得。」這是我們面對創傷的兩種極端態度。


既然片名有「赤裸」,自然不乏性感養眼的肉慾鏡頭,可以與「桃色系列」的電
影作一比較;而懸疑的「真相」揭露則似乎跟上了結局大逆轉的電影風潮。對於
沒看過艾騰伊格言電影的人來說,《赤裸真相》不似《A級控訴》龐大且迂迴的
野心勃勃,濃厚的娛樂氣息反而成了他的入門觀賞作品。但,即便這部片中採用
不少佳構劇的元素,但是其中透過鏡頭觀察的人性細節,依舊值得我們去深思細
辨。

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想像中的文字 之二 - 藏.書



漸漸發現,知識恐慌期時,焦慮曾讓我心靈空虛而願意不斷地以實體來填補,
讀書、購書而成為藏書;然而,藏書卻意外地真把書藏起來了。


一面焦慮讓我堆積書籍,另一面堆積書籍的行為讓我更顯焦慮;逐漸藏書的行為
不再是我藏書,而是書自己也藏起來了。有些書藏到了讓我以為它不存在的地
方,於是我就再購入相同的一本;有些書藏到我需要它而找不到它的地方,於是
我只能徒呼負負;有些書藏到了我以為總有一天會讀它的地方,於是平常我找不
到它、也不會找它,等到有一天它會自動出現,將是我也不知道的那一天;有些
則書把自己藏到不起眼的地方,但是期待有天會帶給我驚喜。


2007年8月14日 星期二

關於詩 關於你




詩 是不斷陌生化的效果
是對僵滯的語言的一種鞭笞

詩意 是一種蒙太奇
是兩個彼此離間的詞語
撞擊出一個疏離的意象

詩 就像你我的愛情
不斷陌生化昔日戀人

然後 與新任情人碰撞出
另一種新意義






2007年8月13日 星期一

愛情與夢想的二重奏 -《愛重奏》






文學、音樂、天賦、才華、青春、還有愛情,
你要怎麼抉擇?


菲力普與艾克是兩個相知相惜,擁有相同夢想-「出版小說」的青年作家,他們
各持著自己撰寫的小說,站在紅色的信箱前,投遞他們的夢想,這也是他們命運
的分岔口。一如《愛重奏》此片名,故事中的兩條軸線-菲力普與艾克,兩人從
此演奏起曲式不一的人生奏鳴曲。


菲力普的作品受到出版商的青睞,立即幫他推出處女作,在挪威大獲好評,成為
亮眼的新秀作家。他很快地實踐了他的夢想,卻也承受不了快速成名的壓力,精
神狀況隨即出現異狀。在他結交了女友-凱莉之後,他更幾乎把文學,這個曾經
是他生命全部的東西,給拋棄。艾克的作品在慘遭退稿後,體認到自己並沒有創
作的天份。


兩人在文學創作的旅途上,雖然際遇各異,但卻彼此互相扶持,又有一絲曖昧的
競爭意味。加上周遭熱愛著音樂、文學與藝術的好哥兒們,他們形成一道親密不
可分離的共同體,有時彼此分享著生活、共同體驗著生命,有時卻又令人想逃離。
最後,在愛情與理想之間,各自上演著人生詭譎的變奏。


導演為「女人」留下一個奇異又曖昧的位置。此刻,菲力普正與凱莉展開一段傷
神又撲朔迷離的愛情角力;艾克卻認為,愛情是夢想的絆腳石,為了完成自我追
尋是可以犧牲愛情,若有性衝動即尋找一夜情。他離開了女友,也勸菲力普遠離
凱莉,回復兩人以文學創作為重心的生活。愛情,究竟能成為創作的阻力,還是
靈感來源的動力?


另外,音樂在片中佔有重要地位,導演偷渡著許多叛客元素,讓電影更令人玩味。
房間裡有New Order〈Blue Monday〉的樂音;牆上有Iggy Pop《Raw Power》
的字樣;Joy Division、The Jam和挪威叛客樂團的音樂不絕於耳;甚至主角們身
上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和The Smiths《The Queen is Dead》
的專輯封面等。


最後,在菲力普迷戀於交由宿命安排的倒數10秒後,選擇會如何降臨?
而10秒過後,換作是你,你又會如何選擇?






2007年8月11日 星期六

文化差異的五線譜 --《巴黎二日情》隨筆






當浪漫多情碰上現實理性
法國文化的急公好義 多管閒事
與美國文化的個人主義 自私自利
能夠激盪、碰撞出什麼風味的拿鐵?


Julie Delpy透過Lo-Fi與即興的形式
直追Woody Allen的喋喋不休
機趣橫生的對白
開啟一個與差別文化對話的場域
譜出一曲帶有批判意識的卡農
綿延著知性與抒情的音符


從種族主義 女性主義
到政治批判 激進左派
無所不包
尤其是搖滾詩人Jim Morrison
巧妙地成為美法之間對話的媒介
最後 結果是意外的有趣
竟然擺了觀眾一道譜


雖然畫面是粗糙的
內容卻是精緻的


就像 愛情
過程總是美好的
結果卻是惋惜的
在一場又一場的戀愛中
我們學到的是
如何譜出更美麗的旋律。








2007年8月7日 星期二

時空座標軸上的蟲洞-Interpol《Our Love to Admire》



如果,你沒有聽過Interpol我會推薦你他們這張新專輯,
如果,你有聽過Interpol我可要在腦中深思熟慮接下來的對談了。

一個迅速竄紅或是開創音樂新局面的樂團,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第二張專輯,世人
都在等著檢驗這個樂團的能耐,究竟,他們的走紅是運氣還是實力。然而,通過
了這關考驗,卻未必能一帆風順,面對已然熟悉、習慣這樣音樂的聽眾與尖酸刻
薄的樂評們,第三張專輯將會考驗著樂團,面臨轉型與否的抉擇。

Interpol與The Strokes這兩支紐約樂團,同時在新世紀初為搖滾丟下震撼彈
,開創了「搖滾復興」的新局面。搖滾誕生以來,先團影響後團的例子屢見不鮮
,但是甚少有如此大剌剌的復興風潮,若說他們是在模仿、剽竊未免也太武斷或
貶低他們。即便他們就是擺明著要傳真、過渡那些受後世景仰的樂隊,但是卻更
懂得如何愉悅聽眾,讓聽眾更接受他們。

Interpol之於Joy Division,猶如紐約之於曼徹斯特,21世紀之於70年代。
時間空間的倒錯流轉,讓我們誤以為置身在那美好的年代。Interpol是時空座
標軸上蛀成的蟲洞,是傳遞想像的憂愁與不安年代的媒介,傳真著Joy Division
喑啞低沉的嗓音,偷渡著憂鬱躁動的情緒氛圍,於是,我們理所當然的愛上了
Interpol。只是,面對再度守成之作,我們該如何給予他們適當的評價呢?

忍不住再拿同輩的The Strokes舉個例。他們從首張專輯的開創,次張的守成,到
第三張的轉變,這下,終於讓樂評抓到狂轟猛擊的藉口了。《First Impression
of Earth》中多元風格的嘗試,創新的復古,或者太過優異的錄音音質,都讓這
張專輯成為樂評口中的窮途末日(有時候真不知道樂評的標準在哪?)。不過,我卻
認為這樣的改變對The Strokes絕對是好事,只是我們太耽溺於第一張《Is This 
Love》帶給我們的驚豔與感動。

相反地,Interpol繼第一張專輯《Turn on the Bright Lights》的開創,第
二張專輯《Antics》的守成後,這張《Our Love to Admire》的保守也遭受樂
評的無情砲轟,原因自然是不知進取的恪守本分。然而,我在這專輯中聽到的依然
是從容的無可挑剔的美妙樂音,在時空之流的穿梭中,我不知道這樣的讚美,是不
是也是一種對叛客年代的耽溺。但是我可以確定的是,儘管他們不必喚起我們對
Joy Division的記憶,這依舊會是這個時代辨識度最高的音樂。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如果,它已經傳奇了。
有著傳奇的封面、傳奇的製作人、傳奇的樂隊、傳奇的音樂,我再多寫幾個字,也不會讓自己成為傳奇的文字。

我靜靜聽著三十五週年紀念唱碟,在十年前購入的播放器中,旋轉出四十年前的聲音,雖然我的播放器分不出Mono與Stereo的差異,但是,裡面還是交融《Last Days》的死亡氣氛,開頭曲〈Sunday Morning〉如Belle & Sebastian的和煦陽光,以及各式各樣的完美衝突。或許,這些類比都是愚蠢的,因為,他們已經成為太多藝術家、音樂家、電影導演的靈感來源。再作一些無畏的比喻,他們是音樂的卡夫卡,搖滾的《奧德賽》。














在慾望與希望之間 -《洞裡春光》



這肯定是今年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梅姬 (Marianne Faithful飾) 為了替孫子籌錢看病,已年屆六十歲卻沒半點專長
的她,基於對孫子的愛與療癒的希望,義無反顧地瞞著兒子、媳婦上街求職。當然
,在如此高齡又毫無工作經驗的情形下,自然是處處碰壁,但是在希望的支撐下她
不避諱任何工作,誤打誤撞下竟然闖進色情場所,老闆米奇 (Miki Manojlovic飾)
意外發現她一雙柔軟的手,建議她作替人「打手槍」解決慾望的工作。


這項工作不需要任何工作經驗、待遇又高,梅姬在幾經掙扎之下終於接受了。她
不必與客戶見面,只要將雙手塗滿潤滑油,透過一個小洞口撫摸男人伸進來的陽
具,直到高潮就算完成工作了。在導演巧妙的取景構圖與Marianne Faithful
自然溫吞的詮釋下,當然是笑料百出,面對數不盡、打不完的陽具,她從一開始
的緊張、扭捏,到後來熟練到可以一手打手槍、一面看報紙,也看盡各種男人
高潮興奮時的模樣 (如透過洞口的窺視)。


她善解人意的工作態度,立刻為米奇帶來龐大的生意,為了建立優良的口碑與名
聲,她也取了個藝名「妙手艾琳娜」(即英文片名:Irina Palm),從此聲名大噪
,客戶大排長龍,風評好到連老闆米奇都忍不住一探究竟。但接踵而來的是社會的
現實面與道德觀。首先,米奇開除了領梅姬入行的露易莎,因為梅姬優秀的工作
績效,使得她生意清淡。單純的梅姬不滿也不解米奇現實的價值觀,滿懷歉意的
去拜訪露易莎,但是當然慘遭失業的露易莎的惡言相向。


接著,家人與朋友好奇於她神秘的行蹤,誠實的她並不想對家人與朋友說謊,起
初以迴避來延緩,當然,更加深他們的好奇感 (同大眾的狗仔心態),她選擇坦承
後,卻沒想到遭受到社會無情的對待,她不明白「職業不分貴賤」自古以來就是
一句謊言。面對朋友無情的數落、訕笑,兒子的怒罵「妓女」,她冷靜的無動於
衷,加上宛如隱形的客戶們,上門只為了解決自己的性欲,更彰顯她對孫子的無
私奉獻與滿懷希望。最後,最後我當然就不說了,自己去看吧。


這部電影有著幽默有趣又時時反省的絕佳劇本,蕭瑟淒涼又扣人心弦的音樂,靈
活內斂的演員,和充滿創意的導演。說起女主角Marianne Faithful有太多與
搖滾樂的關聯,認識她是在1968年的《Rock’n Roll Circus》,她不僅與
Mick Jagger、Keith Richard (The Rolling Stones)、Ben Brierly
(The Vibrators) 有一堆花邊的情愛軼事,更是六零年代唯一可以與Joan Baez
享有相同知名度的女搖滾樂手。而Miki Manojlovic,看過庫斯杜力卡
(Emir Kusturica) 執導的《地下社會》(Underground, 1995) 的人,
一定對他風流、幽默又狡猾的形象印象深刻。總之,這部片不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