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0日 星期二

從龐克到舞曲,從跳躍到搖頭 --《二十四小時狂歡派對》





1976年7月4日一場嘈雜公雞樂團(Buzzcocks)在曼徹斯特的表演,由於突發狀
況,使得性手槍樂團(Sex Pistols)有機會上場表演,也意外地展開了一場從英國龐
克、新浪潮、後龐克到舞曲文化的搖滾史新頁。


繼續述說這個已經老梗的故事,這場演唱會看似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演唱會,現場
的觀眾頂多三十個,好吧,最多四十個,但是就像每一個偉大的樂團一樣,歷史
與傳奇之間,這樣的傳奇被選擇了—「當時在場的每個樂迷都擁有了一個自己的
樂團。」當時也在場的東尼威爾森(Tony Wilson)不只是一位記者、主播,還是電
視主持人,同時也是這部電影的主角,也許有人說第一主角是「音樂」吧,那他
就是第二主角。總之,在這部片中他不斷和觀者對話,十足的後設手法,偶而擔
任起稱職的電影持人,就像他平時最熟悉的工作,往後他的身分還更多,這裡先
賣個關子吧!


東尼威爾森雖沒有半點音樂天份,卻有著鑑賞音樂、洞燭先機以及操作傳媒的的
能力,他不是選擇組樂團的那三、四十個樂迷其中的一個,他選擇以「工廠」
(Factory)發展他的音樂事業。晃動不安的攝影鏡頭加上透過濾鏡仿紀錄片的形
式,預示了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來臨,變動的歷史時刻即在眼前。英國的街頭因
為失業,暴動、抗爭頻傳,但是「多變是我們的悲劇,也是我們的希望」片中的
乞丐如此的預言。70年代末,東尼威爾森的「工廠開幕」,把曼徹斯特帶向世界
的高峰,他譽它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也引領一波「曼徹斯特瘋」
(Madchester)。同時慧眼獨具地發掘Ian Curtis—Joy Division的主唱。



這個24歲就上吊自殺的憂鬱少年,他低調陰鬱的唱腔、神經質的表演方式宣
告後龐克時代的來臨,在搖滾樂革命的成就上如同切.格瓦拉。稍後,他又發
現了另一位具影響力的瘋狂天才Shaun Ryder—Happy Mondays的主唱,把電子
舞曲帶入了搖滾樂,豐富了它的肌理。


想知道Ian Curtis是怎麼死的,就一定要聽”Love Will Tear Us Apart”;想知
道Shaun Ryder是如何的瘋狂,就不能不聽”Loose Fit”;那麼,想看
New Order是怎麼開起一頁傳奇的,就非得看《24 Hours Party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