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文化殖民與在地化的辯證──《海角七號》




《海角七號》無疑是近年來最賣座、口碑也最佳的本土電影,我認為它的成功之
處在於,能夠同時棄下作為反抗的「第三電影」的菁英形式而僅採其反思模式,
和作為純粹娛樂的反動意識而取其通俗架構,屏除兩極形式之成見,各取兩者之
優點,在充滿幽默與本土味的包裝下,呈現台灣政治、歷史、文化、經濟等面向
的真實面貌。我認為電影至少可以從三個層次進行閱讀,分別是「國家」間、
「國民」間與「種族」間的省視,而這三個層次的敘事在電影中交錯進行,它們
的不可分割與不可化約組成一個複雜的有機體,這三者也正好可以被一個英文字
彙所概括──”nation”。



首先,在「國家」的層面上,故事從一段殖民歷史的結束開始,一段日籍老師與
台籍女學生間的師生戀被迫結束,他漂洋回國留下七封未寄出的情書,直到過世
之後才被子女發現。我們必定要把這故事當作連結至集體記憶的「寓言」來解讀,
這段戀情不尋常的「師生」關係正好說明兩者的殖民位階(帝國殖民),六十年
間台灣在無人聞問下,各方面產生的極大轉變與「進步」,也讓「海角七號」的
懷舊地標消失在地圖上;而此間女學生對日籍老師的依戀則反映台灣對日本的情
結,這並非從表層可見的「對日抗戰到釣魚台事件」官方版本的對立意識形態可
以概括,更重要的是人民意識從皇民化時期到時下年輕人對日本文化的迷戀(文
化殖民),可以看出極其複雜的「情感結構」;最後,不敢面對分離現實的日籍
老師留下了只能被塵封的情書,而遞交到已白髮蒼蒼的女學生手上時,也僅剩依
稀模糊的面孔和無法追究的記憶。

* *

在「國民」──這邊不妨說是「城鄉差異」──的層次上,故事從一句「他媽的
台北」開始一路南下直驅恆春。一個在都會裡事業有成/無成的年輕人,因故回到
家鄉尋找一個真正的自我與人生,這樣的敘事在國內外都並不稀奇。阿嘉厭倦城市
的冷漠與壓力,也放棄了對音樂的熱情執著,回到家鄉後在旁人的促擁下,讓他
再次回到舞台上重拾吉他與創作,也終抱得美人歸。純樸的鄉村就是有這種能力,
讓每一個被異化的靈魂在這裡獲得淨化洗滌,然而隨著資本社會的自我膨脹與狂妄
,鄉村終會遭受商業污染的挑戰。電影機智地呈現台灣政治文化的幾種面貌,其
政治批判性不僅表現在言語上的:「山也BOT,海也BOT…」,更在開頭一段有趣
的影像中展開。

一輛代表商業資本滿載著各國模特兒的小巴士,和一座隱匿在鄉間的街道中象徵
歷史與懷舊的古城門,窄小的城門恰似為守衛傳統而佇立。當兩者相遇時,本地
的司機質疑能否通過,而來自日本的公關友子卻執意進入,這一場充滿趣味與省
思的片段呼應了春天吶喊以降的活動為當地帶來的商機與破壞的辯證。

* **

如果上述兩層面都不算新奇,那麼電影中最突出且最具新意的就是在「種族」層
面上的革新與安排,電影描繪一個為了日本偶像歌手來台演唱會,而必須臨時組
成「在地」暖場樂團的過程。這過程中趣味橫生,團員也一換再換,本土與西方
世界的樂器紛紛出籠,看似不可思議的異質拼貼,但卻呈現活生生的台灣多元文
化雜處現象。這個樂團不僅「在地」,且是真正屬於台灣的樂團,當中有都市的
年輕人、鄉下的台客、年邁的國寶、年幼的女孩、有原住民、台灣人、客家人、
有佛教徒、基督教徒,大致涵蓋台灣複雜的城鄉、種族、年齡、與信仰。這是台
灣少數真正呈現多元種族生態而少有偏廢的電影。

然而,最有趣的是他們竟然是在一個日本人的協助下才組成的團體,多少嘲弄了
台灣在族群間長期的分歧與惡鬥,似乎只有來自結構外部的刺激才有重組的可能,
即便結果是漫無章法的「即興」演奏,這個「在地文化」的團結卻是如此美好。
電影的結局不乏感人肺腑又稍嫌粗糙的感情戲,但不論是你「留下來」還是我
「跟妳回去」,在日本巨星形同六十年前日籍老師面貌的見證與啟示下,這場
六十年後較為「平等」的青春戀曲已經為當年「殖民式」的「師生戀」作出了
平反與救贖。然而在大票前來追星的歌迷的臨陣倒戈下,文化殖民(日本巨星的
演唱會)是否真能如電影結局的「缺席」般無疾而終?

在此之前,我無法想像一部描繪國族情結與呈現本土面貌的台灣電影竟然可以拍
得如此充滿爆笑又發人省思,感謝魏德聖為我們帶來《海角七號》和國寶茂伯。






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

1976 Live in Room 335



聆聽1976
他們就是有辦法
讓每個對英倫懷有鄉愁的靈魂甦醒過來
讓每個對生活感到虛無的靈魂繼續沉淪下去。












2008年9月12日 星期五

新世紀的迷幻嬉皮-The Shortwave Set的《Replica Sun Machine》



如果你聽過來自巴西的陽光青春活力式俏皮的CSS,那更要試試來自英倫的迷幻復古民謠式「俏皮」的The Shortwave Set。其實這兩支團體一點關係都沒有,但都試圖傳遞一種俏皮的感覺,前者是入世地以年輕人的態度俗話嘲諷不滿的現狀,後者則脫俗地回到嬉皮世代沉浸於美好音樂中。

今年目前為止,有兩張讓我一聽就驚豔不已的專輯,它們肯定佔據年終版上重要的位置,一張是來自冰島的Bang Gang的《Ghosts From The Past》,另一張便是The Shortwave Set的《Replica Sun Machine》。在當今retro風潮方興未艾之際,這麼一支標榜復古的樂團不應該令我如此大驚小怪才對。但是新世紀初一大票樂團從內到外參考 / 拷貝過去老前輩的概念框架,卻大多僅止於龐克時期,爽朗簡潔的音樂,然後讓自己的衣著舉止染上一股濃厚的英倫氣息,即便他們很多不是英國團,這就是所謂的龐克復興(punk-revival)。



The Shortwave Set的特殊之處就在於他們的概念框架跳脫了生為英國樂團的事實,反而參考了六零年代加州的迷幻民謠/流行,在《Replica Sun Machine》這張專輯中可以聽到像是Love的《Forever Changes》、Jefferson Airplane的《Surrealistic Pillow》、The Beach Boys的《Pet Sounds》、The Byrds的《Younger Than Yesterday》,還有Nico的《Chelsea Girl》等影響,然而更可貴的是他們並非一味無趣的抄襲那些經典,而是帶點疏離感的俏皮擬仿,帶上一些電子合成聲響的塑膠味,傳達更徹底犬儒、不染塵世的新世代嬉皮調調,這在〈No Social〉、〈Now Til’69〉等曲可以聽出一些端倪。

但是我更激賞的是〈Harmonia〉、〈Yesterday to Come〉、〈The Downer Song〉、〈Sun Machine〉,尤其〈Replica〉完全像是被Velvet Underground的〈All Tomorrow’s Party〉中的Nico附身,那些夢幻迷離到出神的美麗曲調,有著和諧的電子提琴絃樂、出奇迷濛的吉他撥絃、加上迷幻流行音樂絕對少不了的悅耳和聲,這些組成了專輯裡最令人驚嘆的部份。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The Verve - Love Is Noise




睽違了整整十一年, The Verve才推出第四張專輯《Forth》。我們都在期待,這回解散後復出的模式能否像97年的《Urban Hymns》將他們與Brit-pop再度帶向巔峰。

The Verve解散復出早就不是新鮮事了,只是這回解散近十年不免令我們擔憂。十年間Richard Ashcroft在外流浪的兩張個人專輯,雖然不至於太令人失望,但是那疲軟的吉他聲調總讓人懷念起The Verve時期的full band形式,所幸這回重出江湖還是找回了老搭檔吉他手Nick McCabe,儘管每回解散都是因為兩人的理念不合,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少了Nick McCabe就不是完整的The Verve了。

這張專輯對我來說,繞過了夢幻經典《Urban Hymns》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但貼合更早之前的迷幻首發《A Storm In Heaven》,甚至是《A Northern Soul》那樣的成熟作品,整張專輯維繫著太空搖滾的迷幻形式,在Brit-pop老團不振之際,疏離地漫步在偉大的英搖廢墟上,替孱弱的「後Brit-pop」時期湊上最迷幻的一塊拼圖。

個人推薦:〈Epic Noise〉、〈Appalachian Strings〉,果然我還是偏好中長篇的迷幻史詩,搭配一點輔助品應該更不賴。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游牧人生或迴圈




由於求學之必要我的旅途時常需要往返兩地不算短的距離來來回回
反反覆覆從此至彼自彼回此猶如一迴圈

可一個人的生命不就是大大小小無數迴圈纏繞而成的嘛

出於經濟考量削價惡鬥的客運幾乎是不二選擇基於時間經濟如何打發
車上的閒暇時光成為我行前的重要準備工作

通常是一份破報一本詩集或小說和一個塞滿音樂的MP3 Player但是
它們的效果往往都不如一張紙和一枝筆

我經常渴求似醉的旅途暫且放空耗弱的神經但卻在紙面與筆尖的往返跳躍間
愈發清醒我有數週至數月的萬千思緒需要在活動力最低的此時舒展開來

讓潦草的字跡梳理凌亂的頭緒雖然沒有太多邏輯與理性卻有抽象表現派或
達達主義讓潛意識自動書寫的神秘與隨性

這項儀式象徵一些念頭將被銘刻一些記憶將被昇華還有多餘的思念與鄉愁
被塞入緊鄰的窗格中隨著窗框內的公路電影不怎麼緊密的敘事而逐漸淡忘

是否多餘的記憶從此將被書寫所流放

它們會被漫無荒草湮沒它們會被燃燒成灰燼但是它們不會永遠消失不見

它們像是莫比斯環的扭曲迴圈暫時隱匿在反面它們像是數學符號∞的彎曲道路
走到終點時又看見起點你會一再地發現它們的蹤跡一再地發現一再地因為迴圈
沒有終點也沒有起點



記於2008年冬一段旅程